人際關係中最難修的一門課,就是聽懂別人話裡的「絃外之音」。
小的時候,我們會很自然地跟別人表達自己的感情---

喜歡一個人就直接告訴他,「我好喜歡你喔!」
討厭一個人也會大聲地跟他說,「我不要和你一起玩!」

可是,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們「表達感情」的能力卻越來越弱!

為什麼呢?

因為我們害怕說出來會傷到自己;因為我們擔心說出來會讓對方不高興!
問題是,這些沒有說出口的話並不會「無故消失」;
它們會變換成另外一種形式之後再說出來。


心理學家柏恩在「人玩的遊戲」(Games People Play)這本書中,
生動而傳神地列舉了六種常見的說話模式。


◎ 「喧囂」的說話模式(Up roar)

有些人心裡不愉快,或生你氣的時候,不會直接表達內心的不滿;
他們會繃著一張臉,用力地對你說:「沒什麼啦!」
或是用不耐煩的語氣表示,「算了!算了!不跟你計較!」
一邊說還一邊發出乒乒乓乓的巨響。即使是三歲小孩,
也看的出他們在生氣!


◎ 「踢我」的說話模式(Kick me)

有些人老喜歡用可憐兮兮的語調詢問別人,
「你一定不會喜歡我,對不對?」每每讓被問者不知如何回答。
這種人在工作的時候,亦常會否定自己的能力,
「全部都是我的錯,你儘管罵我了!」好像聽到別人罵他,
就會覺得好過一點!


◎ 「是的,不過」的說話模式(Yes ,but)

有些人會先假意地接受你的意見,「我覺得你的意見很好……」,
然後再加以否決「不過,實際執行起來,會面臨很多的難題……」
事實上,倘若他真的覺得你的意見很好,就不會全盤否決,而會
提出一些意見讓你參考。
通常,在講話過程中,常常會使用「不過」、「可是」、「但是」
這些否定字彙的人,行事作風往往喜歡「壓倒對方」。


◎ 「逮到把柄」的說話模式(Now I’ve got you)

有些人特別酷愛刺探別人的隱私,
或是用神秘兮兮的語氣說,「我知道你的秘密喔!」
或是用審判長的語調說,「你有哪些毛病,我還會不知道嗎?」
或是用警察抓小偷的口氣說,「你那點小把戲,逃得出我的眼睛嗎?」
其實,他們的內心深處,最怕被別人抓到缺點、看出弱點。


◎ 「要不是因為你」的說話模式(If it weren’t you)

有些人總是把責任推給別人,「要不是因為你動作那麼慢,我們也不會遲到!」
或是把過錯歸咎給別人,「要不是因為你那麼笨,事情也不會搞砸!」
總而言之,如果有錯,一切都是別人的錯,他自己一點錯都沒有!


◎ 「看我多努力」的說話模式(Look how hard I’ve tried)

有些人很怕被人發覺他「沒事幹」,只要有人問他,「最近在忙些什麼?」
他馬上會表現出「忙得不的了」的樣子,然後急呼呼地告訴對方,
「我現在要做這、做那,沒時間跟你說話!」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上面這六種說話模式,是否覺得很熟悉,好像曾經在哪裡聽過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tshb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